艺 术 家:黄自
唱片公司:雨果唱片
发行时间:2011/1/1

专辑介绍:
本光盘收录了中国一代音乐宗师黄自先生的几首著名声乐作品。黄自先生(1904-1938)于1929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直至1938年在上海因病遽然去世为止的短短十年之内,悉心培育中国年青一代音乐专业人材,并积极从事音乐创作。除早期在美国完成的中国第一部管弦乐作品《怀旧》,黄自先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之中以声乐作品占数最多,也是他作品最重要的部分,这些声乐作品包括了我们最熟悉的、完成于1933年的中国第一部大型清唱剧《长恨歌》(韦瀚章词),抗战时期的爱国歌曲如《抗敌歌》、《旗正飘飘》、《九一八》等,优美抒情的艺术歌曲如《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等、以及为音乐教育而写、也属数量最多的中小学教材歌曲如《四时渔家乐》、《踏雪寻梅》、《采莲谣》等。

黄自先生的音乐是中国音乐寳库中的珍品,对日后音乐创作影响深远。他的作品跨越了时空,即使在现时的艺术歌曲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愿藉此录音之出版,让我们能依循黄自先生当年留下的历史足迹,激励我们积极地为中国音乐文化事业进入更广阔的境界而继续勤奋钻研。

黄自声乐作品大概可分为三大类:有为抗日爱国情怀而创作的;为中小学音乐课作教材而创作的;及运用西方艺术歌曲的传统手法来创作的。由严良堃(艺术总监)、苏严惠、黄慧英指挥香港教育学院合唱团、桃李之声合唱团、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并邀请任蓓、苏明村钢琴伴奏,独唱部分邀请了女高音王必主、余虹;男高音杨天君; 男中音张晓钟。

《抗日歌》(1913年)是黄自从美国流学回国后的第一首歌曲,以音乐作为武器来反抗日本侵略者。黄自亲自作曲,后由韦瀚章填写第二段歌词。另一首气壮山河的《旗正飘飘》,悲壮激昂,闻者奋起,唤起爱国主义激情。

黄自对儿童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因此为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提拱了歌曲和合唱教材。它们包括1933年创作的《采莲谣》、《本事》、《花非花》、《踏雪寻梅》,和1935年的《西风的话》。歌曲结构虽简短,但题材丰富,充满着生命力。

黄自对歌词、旋律和伴奏紧密的配合,成为一首完美的艺术品,可见于几首耳熟能详的艺术歌曲,包括1935年为电影《天伦》而创作的主题曲《天伦歌》;充满了希望的《玫瑰三愿》(1932年) ;典雅清丽的《春思曲》(1932年) ;和心情复杂忐忑的《思乡》。《点绛唇 –赋登楼》(1934年)与1935年《南乡子.登京北固亭有怀》则是黄自以古典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

《长恨歌》(1932年)是中国第一部以西方「清唱剧」形式写成的,共七个乐章,歌词由当时国立音专的注册主任韦瀚章,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为蓝本,描述唐玄宗与杨责妃的一段爱情悲剧故事。其实整个构思有讽刺时局的意思,当时日寇正在侵华,但上层的社会人士不理会时局的危机,还在歌舞升平中渡日。

黄自 (1904-1938)

黄慧英

黄自先生一九零四年生于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是近代中国音乐发展进程中的先驱,也是其中一位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理论家及教育家。先生一生致力音乐创作,用教学来实践他的音乐教育理想。黄自先生通过开拓多种体裁的创作来展示他对音乐的热诚,用音乐去感染年轻人及提升学子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先生年少时己立志用音乐来做启蒙的工作,希望透过普及音乐教育来贡献社会及国家。

黄自先生以骄人成绩毕业于清华学校,于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九年获〝庚子赔款〞被保送前往美国留学,先到欧柏林学院攻读心理学,获心理学士学位后再在该校音乐学院攻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并于一九二八年转往耶鲁大学音乐院选修作曲和配器法两门课程,创作毕业得奖作品《怀旧》,最后获音乐学士学位学回国,应聘为上海沪江大学音乐教师,随后又应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聘为音专理论作曲组专任教员及教务主任。先生深明开拓全方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繁重的教学及教务工作中亦为莘莘学子编写《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一套六册,并创作各类音乐作品。让不同时代的学子通过咏唱他优美曲词的歌曲,来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黄自先生除创作中国艺术歌曲及教材歌曲,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他采用西方音乐体裁创作的这部多乐章的合唱套曲,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故事。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他还创作了多首爱国歌曲,用来唤醒国民的民族意识及爱国热情。黄自先生对音乐理论的深入钻研,对音乐艺术的不倦追求,对教学的无私奉献,以及他虚怀若谷的世界观和爱国爱民等高尚情操都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楷模,值得后人永远景仰及学习。

聽這張碟使筆者聯想起另一《雨果》多年前推出的專輯《山童》,大家可能已估到《踏雪尋

梅》是什麼類別的作品了,猜對吧!這正是一張人聲合唱錄音,由華南師範大學、香港教育學院和

桃李之聲三個合唱團攜手演出,挑選獻唱曲目則全是中國音樂宗師黃自先生的著名作品,包括:《踏

雪尋梅》、《花非花》等,錄音在廣州市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廳進行。只聽完開頭一首《採蓮謠》,

短短2分38秒的合唱,已令我既驚且喜,驚是驚嘆今天仍然有這般純美、樸素的音樂錄音,喜是錄製

效果實在出色。《雨果》老易再一次泡製出如此自然、生動、感人的錄音,男女聲部分隔清晰,層次

感一目了然,男女高/中音獨唱家聲如洪鐘,結像鮮明兼立體。還想提醒大家聽此碟記得將前級音量

掣扭大一點,到時那所音樂廳的自然殘響佈滿聆聽空間。

———–刊于《发烧音响》2011年12月

(注意:非会员用户只能在线收听1分钟,会员可完整在线收听)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下载不完整: 可对比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若小于网盘提示的容量则是这个原因。这是浏览器下载的bug,建议用百度网盘软件或迅雷下载。 若排除这种情况,可在对应资源底部留言,或联络我们。

      对于会员专享、整站源码、程序插件、网站模板、网页模版等类型的素材,文章内用于介绍的图片通常并不包含在对应可供下载素材包内。这些相关商业图片需另外购买,且本站不负责(也没有办法)找到出处。 同样地一些字体文件也是这种情况,但部分素材会在素材包内有一份字体下载链接清单。

      如果您已经成功付款但是网站没有弹出成功提示,请联系站长提供付款信息为您处理

      源码素材属于虚拟商品,具有可复制性,可传播性,一旦授予,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款、换货要求。请您在购买获取之前确认好 是您所需要的资源